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便捷的点餐模式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也始终备受关注。为进一步压实外卖平台主体责任,强化平台准入管理,从源头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近日,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外卖平台食品安全约谈会,辖区内多家主流外卖平台负责人参会,共同探讨筑牢外卖食品安全防线的具体举措。
此次约谈会以“强化准入管理、压实平台责任、保障舌尖安全”为核心,市场监管部门首先通报了近期在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包括部分入驻商家资质不全、超范围经营、食材来源不明,以及平台对入驻商家审核把关不严、后续动态监管缺失等情况。这些问题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也给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成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会上,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外卖平台准入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聚焦 “事前审核、事中监管、事后追溯”三个关键环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在事前审核环节,要求平台严格执行入驻商家资质审查制度,对申请入驻的餐饮商家,必须逐一核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真实性、有效性,确保证照齐全、经营范围与实际经营项目一致,坚决杜绝“无证无照”“证照不符”的商家入驻;同时,要对商家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进行严格核验,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从源头把好商家准入关。
市场监管部门强调,外卖平台需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通过线上监控与线下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入驻商家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管。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对商家上传的菜品信息、经营场景照片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商家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问题;另一方面,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线下核查,对平台内高风险商家、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商家进行重点检查,一旦发现商家存在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需立即采取下架、暂停营业等措施,并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针对事后追溯环节,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外卖平台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督促入驻商家建立并留存食材采购台账,记录食材的采购来源、供应商资质、进货时间、数量等信息,确保食材可追溯;同时,平台需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对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处理,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各外卖平台负责人在会上逐一发言,对市场监管部门指出的问题进行表态,均表示将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平台准入审核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对入驻商家的监管力度。某外卖平台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立即组织开展入驻商家资质复核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商家坚决予以清退,同时优化平台监管系统,增加对商家经营行为的动态监测频次,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在会上向各外卖平台解读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平台及入驻商家的法律责任,强调若平台未履行准入审核、动态监管等义务,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信息来源:奉节县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