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您看这个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得着重看,要是临近过期得赶紧吃,过期了可千万不能要!” 近日,在县市场监管局投诉接待室,工作人员正拿着食品样品,向前来投诉食品问题的老年人们细致讲解食品消费注意事项,用接地气的方式帮老人们避开消费陷阱。
当天,有位老人因购买到临期未标注的面包、包装破损的酱菜等问题前来投诉,工作人员在耐心处理投诉、协调商家退款赔偿后,特意组织了一场小型 “食品消费课堂”,针对老人日常采购中容易忽略的细节逐一讲解。
“买东西先看‘脸面’!” 工作人员拿起一袋饼干,指着包装上的信息说,不管是预包装食品还是散装食品,都得先看标签 —— 预包装食品要找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成分表,还有 “SC” 生产许可证编号,少一样都别买;散装食品比如称重的糕点、卤味,得看商家有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条件,没有明确标识的,再便宜也不能要。
针对老人喜欢在早市、社区便利店买食品的习惯,工作人员特意提醒:“遇到‘打折促销’‘买一送一’的食品,别光图便宜,先看是不是快过期了。” 他举例说,有些商家会把临期食品混在正常食品里卖,老人不仔细看就容易买回家,吃不了几天就过期,既浪费钱又可能吃坏肚子,“要是想买临期食品,得算好能吃完的量,而且回家后要按照包装上的要求储存,比如需要冷藏的就得赶紧放进冰箱。”
县市场监管局消保科负责人表示,今后会针对老年投诉群体常态化开展食品消费知识讲解,在处理投诉的同时,帮老人们提升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老人消费维权不容易,我们不仅要帮他们解决眼前的投诉问题,更要教他们怎么在平时避免踩坑,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该负责人还提醒,老人要是在食品消费中遇到问题,除了来投诉接待室,也可以拨打 12315 热线,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帮忙处理。
信息来源:奉节县市场监管局